鋰電池的定義及分類
”鋰電池”,是一類由鋰金屬或鋰合金為負極材料、使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。1912年鋰金屬電池最早由Gilbert N.Lewis提出并研究。20世紀70年代時,M.S.Whittingham提出并開始研究鋰離子電池。由于鋰金屬的化學特性非常活潑,使得其加工、保存、使用對環境要求非常高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,鋰電池已經成為了主流。 鋰電池大致可分為兩類:鋰金屬電池和鋰離子電池。 鋰金屬電池:一般是使用二氧化錳為正極材料、金屬鋰或其合金金屬為負極材料、采用非水電解質溶液的電池。
鋰離子電池:一般是使用鋰合金金屬氧化物為正極材料、石墨為負極材料、采用非水電解質的電池。
鋰電池屬于危險貨物嗎
屬于。根據《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》《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》《國際民航組織空運危險貨物安全運輸技術規則》等國際規章規定,鋰電池屬于第9類雜項危險貨物(雜項危險物質和物品,包括危害環境物質),聯合國編號主要包括UN3090、UN3091、UN3480和UN3481等。
鋰電池包裝檢驗有哪些要求
1:根據2022年6月1日起實施的《出口危險貨物包裝檢驗規程 第1部分: 總則》SN/T0370.1-2021最新修訂內容,增加了“內裝鋰電池或鋰電池組”的標簽要求。對內裝鋰電池或電池組的包裝,按照《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 規章范本》包裝特殊規定188條款,應按要求進行標簽,并且應標明以字母“UN”開頭的聯合國編碼,例如:鋰金屬電池或電池組 (UN 3090) 或離子電池或電池組 (UN 3480)。當電池或電池組裝在設備上或設備包裝在一起時,應根據情況標明以“UN”開頭的聯合國編號,如UN3091或UN3481。如包裝中裝有不同聯合國編碼的鋰電池或電池組,應用一個或多個標簽標明所有適用的聯合國編號。
2:根據2022年6月1日起實施的《出口危險貨物包裝檢驗規程第2部分:性能檢驗》SN/TO370.2-2021最新修訂內容,生產企業生產的危險貨物包裝應符合本文件規定,由海關按要求送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(CNAS)認可的實驗室進行檢驗。
3:根據2022年6月1日起實施的《出口危險貨物包裝檢驗規程 第3部分:使用鑒定》SN/TO370.3-2021最新修訂內容,新增加的規范性附錄A:危險性標簽規定,作為聯合國編號35373538、3539、3540、3541、3542、35433544、3545、3546、3547和3548運輸的含有危險貨物的物品的標簽特殊規定要求,含有危險貨物的物品的包件和無包裝運輸的危險貨物物品應按照A.3.1貼上標簽。如果物品包含一個或多個l鋰電池組 (總計理含量2克或以下的鋰金屬電池組或額定瓦特小時100瓦時或以下的鋰離子電池組),應在包件或無包裝物品上貼上鋰電池組標記。如果物品包含一個或多個鋰電池組 (總計理含量超過2克的金屬電池組或者額定瓦特小時超過100瓦時的鋰離子電池組),應在包件或無包裝物品上貼上鋰電池組標簽。
鋰電池交付運輸前有哪些測試要求
根據《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規章范本》中2.9.4條款和3.3條款特殊規定第230條的要求和《國際海運危險貨物規則》《國際民航組織空運危險貨物安全運輸技術規則》等規定,鋰電池須通過《聯合國關于危險貨物運輸的建議書試驗和標準手冊》第III部分38.3要求的系列測試方可以交付運輸以確保鋰電池的運輸安全。
主要測試內容:高度模擬、高低溫循環試驗、振動試驗、沖擊試驗、55°C外短路、撞擊試驗/擠壓試驗、過充電試驗、強制放電試驗、堆碼測試等。